• 500国际





  • 搜索
    甘肃致力发展中医药产业 八项措施治理“发展诟病”

    发布时间:2013-09-14 浏览次数:610


      中新网兰州9月11日电 (南如卓玛)“甘肃一直是中药材的生产大户 ,但不是靠中药产业带动经济的大省,还存在标准化生产成本高 、加工工艺水平低、研发创新能力低等问题”,11日,甘肃省工信委副巡视员刘保平表示,甘肃为此提出“八项措施”治理中药材产业“发展诟病” ,力争发展中药材产业 。

      11日,中国·陇西第六届中医药博览会情况说明会在兰州举行,刘保平在会上介绍了甘肃治理中药材产业的八项具体措施。

      “近年来,甘肃把陇药产业作为推动全省转型跨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全省中药材生产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 、集约化的发展格局” ,刘保平说,但是中药材产业发展,尤其深加工水平任然低于韩国、日本等国家,同时,存在专利保护意识薄弱等缺陷。

      刘保平说,一是抓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支持企业建设gap基地 ,按照“公司带动、连片开发、分步实施 、整体推动”的思路,以企业为主体,以“联村联户”为切入点,采取“公司与专业合作社叠加,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在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化公司,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

      二是抓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 ,加强跨省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医药产业项目对接活动,通过政策引导 ,吸引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在中药材基地建设 、中成药制造 、新型饮片 、功能性保健食品 、药妆等领域投资开发陇药产业。

      三是抓重大项目谋划和推进实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方向 ,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扶持 。省级相关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批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创新药物研制和陇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实施新版gmp扩能改造升级 、中药提取及健康产品 、承接产业转移及企业整合重组等重大项目 。

      四是抓大企业大品种培育,集中力量扶持成长性好,有优势品种和一定规模的陇药企业加快发展 ,重点培育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以上的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省内企业兼并重组 ,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完成重组并实现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

      五是抓企业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 ,加强与天津药物研究院等国内研发机构的合作 ,提升陇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展新药创制、国外到期专利药品首仿、陇药优势品种的二次开发,支持以当归、党参 、黄芪、红芪等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 、药妆等健康产品的研究开发。

      六是抓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完善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交易,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组织开展产销对接和会展活动 。鼓励企业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活动 ,加大省内医疗机构对陇药产品的使用力度 。

      七是抓管理及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 ,夯实企业基础管理,组织企业走出去参观海内外制药企业,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促使企业高度重视新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依托省内现有中医药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中药产业实用人才定向培训 。

      八是抓陇药产业品牌宣传,充分利用国内外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旅游景区等平台,集中宣传当归、党参、黄(红)芪等大宗道地药材和骨干企业的优势品种 ,组织开展产销对接会和产品展销会 ,帮助企业打造精品广告,扩大陇药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版权所有 © 江西500国际医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2001572号-1





  • XML地图